8月11日,有媒体报道称,华为有意推动车BU独立运营,目前正与重庆国资委密切接洽合作事宜。多名业内人士评价称,“形式类似荣耀单飞。”
对此,华为官方在今日头条平台上发文称,“网上传闻与事实不符,(华为)并未与重庆国资委洽谈车BU相关事宜。”
据华为年报,截至去年底,相关业务研发团队达7000人,累计投入30亿美元,同年营收为20.77亿元。华为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10亿元人民币。
(资料图片)
汽车业务是华为目前唯一亏损的业务,余承东去年在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的发言也从侧面反映车BU的投入之高,“华为在汽车业务上一年花掉十几亿美元,绝对是‘烧钱’的生意。”他曾对外表示华为车BU的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盈利,为此得先帮汽车公司卖100万辆车。
华为多次重申不造车,给自己的定位是智能汽车时代的增量部件供应商,参与的方式具体有三种:第一是传统零部件供应商模式,华为向合作伙伴提供电机和电池管理系统等零部件;第二种被称为HI模式,华为与合作伙伴联手开发,产品将搭载华为提供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;最后一种是智选模式,华为将深度参与车型设计、产品销售、品牌运营的过程。
8月7日,华为常务董事、终端业务CEO、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群 CEO余承东在微博上宣布,华为智选车业务首款纯电轿跑车型将会第一个搭载HarmonyOS 4,将于本季度正式登场。
余承东还在本条微博下配了一张轿跑车型图片, 值得注意的是,这款纯电轿跑车型车头上出现了“LUXEED”字样。
华为进入汽车领域是必然的选择,对于华为终端产业来说,智能汽车是一个相对庞大的市场,尤其是基于智能驾驶技术环境下。
智能驾驶汽车除了汽车本身的硬件之外,操作系统以及基于操作系统而构造的智能驾驶系统,决定着智能汽车性能与技术的核心。而华为作为国内为数不多具有操作系统开发能力的公司,基于鸿蒙系统来构建智能驾驶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。
对于华为而言,造汽车这种硬件不是华为的战略,为汽车企业提供智能驾驶系统才是核心。而奇瑞汽车只是目前华为智能汽车战略中的一家,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的基于华为智能驾驶系统的汽车企业,推出一些新车。
曾经的阿里、百度,都进军过智能驾驶系统这条赛道,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华为是为数不多正在落地的公司。
关键词: